close

其實是昨天Group meeting的時候,"歹到陣"同學(我給她取的綽號,本來叫做"臭臉人")報告一個化學家Jeffrey Aubé,這個人的實驗室最常做的反應就是Azido-Schmidt Reaction (如下):

Azido-Schmidt.gif 

 

洋洋灑灑的報告完十分鐘之後,Jeff突然給她一技回馬槍,問她Schmidt rearrangement的Mechanism是啥,想不到就把她釘在上面了,"慘了"我想,"老闆該不會覺得我們去完實驗室小出遊之後覺得我們過太爽,要來收心操吧?" 只聽到"歹到陣"同學一直"鵝鵝鵝"不知是哭還是笑的笑聲 (不會是力晶附身了吧?),氣氛真的很尷尬。 之後總算痛苦的解決Schmidt rearrangement。 果然如我所料,老闆就說"這反應跟哪個Rearrangement很像?" Ayo同學馬上回答"Curtius rearrangement!!",哇靠,真是好孩子啊,第一位烈士又被請到白板前面釘著。

老闆又問說"哪兩個Rearrangement也有類似的Mechanism?" 幹,怎麼還有啊? 真恨不得身旁有本Name Reaction可以翻,這時候連PostDoc也無法倖免於難,分別畫了"Hofmann rearrangement"和"Lossen rearrangement"。

老闆此時語重心長地說"其實這幾個Rearrangement都是換湯不換藥而已",主要的Mechanism如下:

rearrangement2.png 

不同的rearrangement只是Leaving group或起始物不同罷了,經過相似的Mechanism最後都形成isocyanate。

第一個Curtius rearrangement,Leaving group是N2

Curtius_Rearrangement_Mechanism.png 

而Schmidt rearrangement基本上跟Curtius一樣,只是用HN3跟Aldehyde、Ketone或Acid反應。

Schmidtreactionmechanism.png  

 

Hofmann rearrangement則是從Amide開始,經過鹵化,再形成isocyanate。

Hofmann_Rearrangement_Scheme.png

Lossen rearrangement的起始物則是Hydroxamate.

Lossen_Rearrangement_Scheme.png 

Beckmann rearrangement是另一個類似的反應但是不形成isocyanate,以oxime為起始物。

Beckmann_rearrangement.png  

另一個相關的則是Baeyer-Villiger Rearrangement:

Baeyer-Villiger_oxidation_mechanism.png 

以上種種的Rearrangement的共同點就是:C的migration還有C-C鍵的斷裂,經過這次的震撼教育之後,我想應該這些Name reactions會記得一陣子的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anobi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2) 人氣()